為什么鍵盤都采用QWERTY排列?現(xiàn)在大部分鍵盤都是標準鍵盤,即數字下面一排字母以QWERTY開始(因此又被稱作QWERTY鍵盤)。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要從一臺打字機說起。打字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的這種:
時間回溯到1867年,美國人Christopher Sholes和Samuel Willard Soulé制作了一臺黑檀木、金屬鍵的打字機。
這是第一臺具有商業(yè)價值的打字機,但并不好用。這一打字機的
鍵盤是按照ABCD字母的順序排列。但問題在于,打字機通過按鍵帶動金屬臂打字。如果相鄰字母的聯(lián)動控制桿沒有復位,下一個字母就被堵住,打字員不得不終止,反而降低打字效率。
Soulé經過多番嘗試,發(fā)明了QWERTY鍵盤:將經常出現(xiàn)在一起的字母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距離,避免鍵盤卡住。
1874年,這一布局的打字機由雷明頓工廠生產,世界上也有了第一臺商用打字機——肖爾斯和格利登型(Sholes & Glidden)打字機。
技術不斷進化,打字機鍵位卡住的問題不再出現(xiàn),但QWERTY作為一種使用習慣和行業(yè)標準,被保存了下來。打字機對鍵盤的影響不僅如此。鍵盤中的Enter中文叫“回車”。這是為什么呢?最初的打字機,有一個關鍵部件叫“字車”,相當于打印機的噴頭,當字車行進到行末的時候,就要回到行首,打印下一行。下面這個上躥下跳的東西就是字車。最原始的打字機,需要打字員手動將字車扳回來打印下一行,這就叫“回車”。
而上面的這種打字機,不僅造就了現(xiàn)在的標準鍵盤系統(tǒng),還成為了打印機的鼻祖。
打字機帶來了信息輸出的變革——標準化、及時性、批量化的信息輸出成為可能。但是打字機自身的技術限制仍然無法滿足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這時候,打印機作為打字機的進階,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
最早的
打印機是針式打印機,它利用打印針在復寫紙上擊打出一系列像素點,從而組成圖像或文字。這種打印機在清晰度和打印速度上都沒有優(yōu)勢,還經常出現(xiàn)卡紙、文字不清晰等各種小故障。這種古老的打印機仍然在打印發(fā)票、快遞單等領域廣泛應用。
上世紀70年代,噴墨打印機被制造出來。簡單說,噴墨打印的原理就是把噴頭當做筆,在紙上噴出極微小的墨滴來形成圖案和文字。和針式打印機相比,噴墨打印機噪音更小,更不容易出故障,還能夠打印彩色?;萜?、佳能、愛普生等占據了噴墨打印機的大部分市場。
僅僅十多年后,1984年,惠普推出了第一臺面向大眾消費市場的激光打印機:HP LaserJet。和噴墨打印機類似于用墨水“寫”的原理不同,激光打印機更像是用碳粉來“印”。它的原理,是通過激光、硒鼓和碳粉來實現(xiàn)的。
想象一下,有一根搟面杖,上面用膠水寫上了文字和內容。將搟面杖從面粉里滾過,面粉就只會粘在有膠水的部分。再將沾有面粉的搟面杖從紙面上滾過,同時進行加熱,面粉就完全從搟面杖轉移到了紙上,打印完成。
在打印的過程中,硒鼓就像搟面杖,膠水就是激光在硒鼓上產生的靜電,而面粉則是打印所需的碳粉。硒鼓從紙面上滾過一次,就立刻打印好了一整頁,相比噴墨打印機,激光打印機要快得多。
發(fā)展至今,打印機已經成為辦公室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甚至開始走向了普通家庭,提供工作效率,為家居生活增加一抹亮色?,F(xiàn)在河姆渡弱電安防平臺推出河姆渡打印機及耗材品類日。
12月6日,星期五,河姆渡打印機及耗材品類日
河姆渡
弱電安防平臺全部打印機品類及相關耗材,采購每滿1萬,返3萬河幣或等值禮品,聯(lián)想、惠普、佳能、愛普生等大牌在線,正品貨源,邀您共享。硒鼓、墨盒等,原廠耗材,完美適配,為辦公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