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墻”一詞起源于建筑領域,用來隔離火災,阻止火勢從一個區(qū)域蔓延到另一個區(qū)域。引入到通信領域,防火墻這一具體設備通常用于兩個網絡之間有針對性的、邏輯意義上的隔離。當然,這種隔離是高明的,隔離的是“火”的蔓延,而又保證“人”的穿墻而過。這里的“火”是指網絡中的各種攻擊,而“人”是指正常的通信報文。
用通信語言來定義,防火墻主要用于保護一個網絡區(qū)域免受來自另一個網絡區(qū)域的網絡攻擊和網絡入侵行為。因其隔離、防守的屬性,靈活應用于網絡邊界、子網隔離等位置,具體如企業(yè)網絡出口、大型網絡內部子網隔離、數據中心邊界等等。
從實現的方式來看,防火墻可以分為硬件防火墻和軟件防火墻。硬件防火墻是通過硬件與軟件的結合來達到隔離內外部網絡的目的,而軟件防火墻則是通過純軟件的方式來實現。
防火墻的作用
防火墻能夠隔離風險區(qū)域和安全區(qū)域,但不會妨礙人們對風險區(qū)域的訪問。從總體上看,防火墻應該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限制未授權用戶進入內部網絡,過濾掉不安全的服務和非法用戶。
?。?)防止入侵者接近內部網絡的防御設施,對網絡攻擊進行檢測和報警。
?。?)限制內部用戶訪問特殊站點。
?。?)記錄通過防火墻的信息內容和活動。
防火墻的技術特點
而一個好的防火墻系統(tǒng)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所有在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傳輸的數據都必須經過防火墻。
?。?)只有被授權的合法數據即安全策略允許的數據才允許通過防火墻。
?。?)防火墻本身具有預防入侵的功能,不受各種攻擊的影響。
?。?)人機交互界面良好,用戶配置方便、易管理。
防火墻的分類
(1)網絡層防火墻網絡層防火墻可視為一種 IP 封包過濾器,運作在底層的TCP/IP協議堆棧上。我們可以以枚舉的方式,只允許符合特定規(guī)則的封包通過,其余的一概禁止穿越防火墻(病毒除外,防火墻不能防止病毒侵入)。這些規(guī)則通常可以經由管理員定義或修改,不過某些防火墻設備可能只能套用內置的規(guī)則。我們也能以另一種較寬松的角度來制定防火墻規(guī)則,只要封包不符合任何一項“否定規(guī)則”就予以放行。
?。?)應用層防火墻應用層防火墻是在 TCP/IP 堆棧的“應用層”上運作,您使用瀏覽器時所產生的數據流或是使用 FTP 時的數據流都是屬于這一層。應用層防火墻可以攔截進出某應用程序的所有封包,并且封鎖其=他的封包(通常是直接將封包丟棄)。理論上,這一類的防火墻可以完全阻絕外部的數據流進到受保護的機器里。防火墻借由監(jiān)測所有的封包并找出不符規(guī)則的內容,可以防范電腦蠕蟲或是木馬程序的快速蔓延。根據側重不同,可分為:包過濾型防火墻、應用層網關型防火墻、服務器型防火墻。
(3)數據庫防火墻數據庫防火墻是一款基于數據庫協議分析與控制技術的數據庫安全防護系統(tǒng)?;谥鲃臃烙鶛C制,實現數據庫的訪問行為控制、危險操作阻斷、可疑行為審計。數據庫防火墻通過SQL協議分析,根據預定義的禁止和許可策略讓合法的SQL操作通過,阻斷非法違規(guī)操作,形成數據庫的外圍防御圈,實現SQL危險操作的主動預防、實時審計。數據庫防火墻面對來自于外部的入侵行為,提供SQL注入禁止和數據庫虛擬補丁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