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G的投資時鐘我們可以看出,光模塊部分將在5G建設初期啟動,下面河馬哥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光模塊。
光模塊由光電子器件、功能電路和光接口等組成,光電子器件包括發(fā)射和接收兩部分。光模塊可以通過光電轉換,在發(fā)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然后通過光纖傳送后,在接收端再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任何一個光模塊都是有收發(fā)兩部分功能,進行光電轉換和電光轉換,這樣在網絡的兩端設備上都離不開光模塊?,F(xiàn)在一個數(shù)據中心中的設備往往以萬計,要想實現(xiàn)這些設備的互聯(lián),光模塊不可或缺。
光模塊的上游是芯片和原材料的供應商,光模塊廠商使用上游的芯片和原材料完成各種光模塊的封裝,然后交給華為、中興、烽火等系統(tǒng)設備商,最終應用到電信運營商或數(shù)據中心的網絡中。
按封裝:1*9 、GBIC、 SFF、SFP、XFP、SFP+、X2、XENPARK、300pin等。
按速率:155M、622M、1.25G、2.5G、4.25G、10G、40G等。
按波長:常規(guī)波長、CWDM、DWDM等。
按模式:單模光纖(黃色)、多模光纖(橘紅色)。
按使用性:熱插拔(GBIC、 SFP、XFP、XENPAK)和非熱插拔(1*9、SFF)。
1.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指每秒傳輸比特數(shù),單位Mb/s 或Gb/s。主要速率:百兆、千兆、2.5G、4.25G和萬兆。
2.傳輸距離
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分為短距、中距和長距三種。一般認為2km 及以下的為短距離,10~20km 的為中距離,30km、40km 及以上的為長距離。
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受到限制,主要是因為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時會有一定的損耗和色散。
注意:
損耗是光在光纖中傳輸時,由于介質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導致的光能量損失,這部分能量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
色散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時速度不等,從而造成光信號的不同波長成分由于傳輸距離的累積而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端,導致脈沖展寬,進而無法分辨信號值。
因此,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組網情況選擇合適的光模塊,以滿足不同的傳輸距離要求。
3.中心波長
中心波長指光信號傳輸所使用的光波段。目前常用的光模塊的中心波長主要有三種:850nm 波段、1310nm 波段以及1550nm 波段。
隨著光模塊的廣泛,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關注模塊本身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的特點?,F(xiàn)在市場上流行的光模塊一共有三種:原裝光模塊、二手光模塊和兼容光模塊。
眾所周知,原裝光模塊的價格非常高,許多廠商只能望而卻步。
而至于二手光模塊,雖然其價格比較低,但是質量卻得不到保證,經常在使用半年后就會出現(xiàn)丟包的現(xiàn)象。因此,許多廠商紛紛把視線轉向了兼容光模塊。的確,兼容光模塊在使用中,其性能與原裝光模塊幾乎無二,而在價格上更比原裝光模塊便宜好幾倍,這也是兼容光模塊能大熱的原因。
但是,市場上的商品良莠不齊,許多商家又以次充好、魚目混珠,對光模塊的選取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下面就纖細談談光模塊的選擇:
第一,我們如何分辨新的光模塊和二手光模塊呢?
上面我們提到了,二手光模塊經常會在使用半年后出現(xiàn)丟包的情況,這是因為它光功率不穩(wěn)和光靈敏度下降等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有光功率計的話,可以拿出來測一測,看看其的光功率是否與數(shù)據手冊上的參數(shù)一致。如果出入太大,則為二手光模塊。
第二,觀察光模塊售后的使用情況。
一個正常的光模塊的使用壽命為5年,在第一年中基本很難看出光模塊的好壞,但是在其使用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就可以看出來了。
第三,看光模塊與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如何。
消費者在購買前,需和供應商進行溝通,告知其需要使用在哪個品牌的設備上。
第四,我們還要看光模塊的溫度適應能力怎么樣。
光模塊本身在工作時產生的溫度并不高,但是它一般的工作環(huán)境都是在機房或是在交換機上,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其光功率、光靈敏度等參數(shù)。一般情況下所使用的光模塊溫度范圍在0~70°C即可,如果在極冷或者極熱的環(huán)境,則需使用工業(yè)級-40~85°C的光模塊。
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光模塊功能失效,先不要著急,要細心檢查,分析具體原因。一般光模塊功能失效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發(fā)射端失效和接收端失效。
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光模塊光口暴露在環(huán)境中,光口有灰塵進入而污染;
②使用的光纖連接器端面已經污染,光模塊光口二次污染;
③帶尾纖的光接頭端面使用不當,端面劃傷等;
④使用劣質的光纖連接器。
所以,在正確選購光模塊后,平時在使用中還要注意光模塊的清潔和保護。平時使用完了后,建議未使用時塞上防塵塞。因為如果光觸點不清潔,有可能影響信號質量,可能導致LINK問題和誤碼問題。